2011年3月20日 下午1:33累計瀏覽次數 25
【明報專訊】嶺南飲食文化另一特色是選料新鮮精良,而手藝考究,傳統茶室中以位於中環,逾七十年歷史的陸羽茶室為當中的少林寺,名廚輩出,名菜雲腿鴿片亦曾為區內其他酒家爭相仿傚。
陸羽一直是區內銀行家、大班熱捧的名店,至今仍保留著以酸枝及名畫打造的嶺南風情,今天三樓大廳仍掛著市值百萬元的名畫家手繪真迹。早市保留著水滾茶香的茶室文化,但要了解嶺南傳統食製的底蘊,得由晚市宴客的大菜談起。據入行逾四十年的總廚禤師傅(圖)說﹕「往日銀行家請客指定來陸羽,我還記得入行之初,看著師父及師兄弟籌備宴席,離不開大雞三味、蝦多士及金錢蟹盒等上菜,有錢人有奇怪的現象,就是怕吃骨,為了滿足嘴饞的客人,生魚需起片,配以火腿製成生魚卷,石斑就起肉做白汁斑塊,到70年代流行無骨糯米雞,就是鮮雞去骨,釀入炒香的糯米,然後淋油生炸,這些手功菜,不僅賣相精美,亦方便怕吃骨的客人」。
滿室糯米香 富商讚不絕
由於昔日茶室招呼高官名人,鮮見有宣傳報道,一直以來都是靠熟客口耳相傳,市道好時試過同時間推出多隻古法糯米雞,大廳瀰漫著濃郁糯米香,富商吃得拍手叫好,讚譽聲不絕,自此成為城中名菜。同樣是糯米雞,陸羽用料就更為精良,禤師傅堅持選用鮮雞,只有原好無缺的雞囊,才能將糯米香氣鎖在其中,而坊間為省皮費,一般採用冰鮮雞,壞處是雞頸交來時已被剪出大孔,油炸後會泄氣,風味頓失。而禤師傅指明要用北角雞檔供應活雞,鮮雞取回來,細心地以利刀破斷胸骨,拆肉後留下皮囊,不小心弄穿雞皮的話,就得重新再做過,然後釀入炒香的糯米,淋油生炸,工夫多損耗大,選料之嚴謹非一般餐館能及,禤師傅說﹕「糯米雞全部即叫即炸,保證夠熱,而稍有爆皮泄氣的都不要,只有最好的才用來奉客,我們收得較別人貴,就要交足功課。」
怕肥無靚料 招牌 菜除牌
亦由於陸羽做熟客生意為主,晚上不難發現老主顧三代同堂,爺爺一代喜歡濃郁的老派味道,例如杏汁白肺湯「一海鍋」就用上四両南杏及十粒北杏熬成,前者取杏甜而後者取杏香,先以金華火腿及老雞湯作上湯底,再熬兩小時,打開蓋杏香四溢,老人家取豬肺蘸豉油吃,除了傳統以形保形的概念,亦由於豬肺灌入杏汁,入口香甜,工夫繁複,「灌汁豬肺」本地就只有陸羽奉行古法烹調。談到口味變化,禤師傅笑言老一代要求保留濃味,但年輕一代卻追求少油健康,為了盡量遷就席上各人口味,該濃的濃,比方網油鯪魚卷就一定要用豬網油包著手剁的鮮鯪魚肉炸,豬網油有效將鯪魚卷肉汁鎖著之餘,經文武火油炸後,脂香被鯪魚肉吸收,味道更為豐腴。
論到嶺南飲食文化的去向,禤師傅謂﹕「昔日的材料實較今天為佳,豬、雞都是走地,吃天然飼料長大,那年頭的豬亦較肥,故以肥豬肉做的野雞卷、金錢蟹盒曾風行一時,是招牌菜。現在貨源難求,加上客人怕肥膩,無奈地要除牌,但遇有知音者,我還是會叫相熟的肉販預留材料,將昔日的老味道重現。」若說嶺南飲食文化今非昔比,多少反映年輕一輩對傳統菜了解不深,在陸羽仍保留著串標鳳肝、冰肉豬油包、古法糯米雞及雲腿炒鴿脯等逾半世紀歷史的名菜,禤師傅笑言良廚需有懂吃的知音,嶺南傳統文化才能延續下去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