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1月13日 星期四

有毒斷腸草 變治癌藥有望 港大教授研合成法17年

2011年1月12日下午11:12公開累積瀏覽 2

【明報專訊】俗稱斷腸草的中藥雷公藤具有治療癌症的功效,但藥物同時含有毒性,醫師處方常遇困難。多年醉心化學研究的港大女學者楊丹經過長達17年的鑽研,終在實驗室以化學方法組合出無毒性的斷腸草抗癌活性分子,今年內可望申請專利,最快10年後可製成無副作用的抗癌藥,並因而成為本港首名獲頒「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」的女科學家。
「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」是L'Oreal集團與聯合國 教科文組織共同發起的國家級科研獎項,旨在表揚在基礎科學和生命科學有貢獻的女青年科學家,今年首次接受香港和澳門 科學家參與競逐,最終從150名候選人中選出10名得獎者。

獲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

得獎者之一香港大學 化學講座教授楊丹,自1993年加入港大後,一直研究中藥雷公藤的化學特性,17年來投入資金多達1500萬元。在中藥角度,雷公藤可治療癌症、紅斑狼瘡症和類風濕關節炎等,但同時含有劇毒,過量服用可以致命,故須由中醫處方,及配合其他藥材服用。

她又指出,雷公藤內的消炎抗腫活性分子含量不高,她說﹕「即使從全球所有雷公藤提取,所得的化合物也不足5公斤,所以歐美和大藥廠一直研究如何利用有機化學技術重組有關分子。」

楊丹說,她在實驗室內嘗試組合出300多種化合物,今年終成功找出對人體無害,且與雷公藤中抗炎分子相似的活性分子,若應用於研製抗癌藥,將令藥物副作用大減。她預計在今年內發表論文和註冊專利期望10年後可將技術應用於抗癌藥,造福社會。

找經費困難 承受無論文壓力

在這條抗癌研究路上,楊丹一直面對極大壓力。她表示,17年來一直沒有就研究發表論文,直到去年才有突破性進展,「曾獲研資局批出130多萬元的研究經費,但礙於沒有研究成果和發表論文,結果再沒有經費資助。」

為解決經費問題,過去她曾與逾10間歐美、內地的大藥廠洽商合作研究,「但廠商通常都希望研究至臨床測試階段才投資」,她唯有靠校內經費進行研究。直至2007年,晨興基金會捐資900萬元給她進行研究,才解決資金問題。

對於本港醫藥研究發展,楊丹認為政府對科研的支持不足,建議本港發展成科研創新基地,角色可負責研究藥物的前期基礎科學研究,然後交內地大型藥廠負責製藥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