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4月9日 下午7:48累計瀏覽次數 17
(綜合報道)(星島日報報道)香港人生活節奏急促,壓力隨之而來,若沒有做好管理,隨時患有情緒病!有團體過去五年接獲逾四千個情緒病求助來電,輔導超過八百宗個案,女性佔七成,主要三十至五十五歲女性。有醫生指出,近年「八、九十後」青年主動求助個案亦有上升趨勢,建議工作與生活取平衡、與家人和親友保持和諧關係及多接觸大自然等。
心晴行動○八年至今共接獲逾四千個求助來電,輔導逾八百個情緒問題個案,五年間求助數字有三倍升幅。求助個案中,女性佔七成,九成為年齡介乎三十至五十五歲的女性,主要受身體狀況、婚姻關係、教育子女問題、工作壓力、生活角色轉變或親人離世等因素所困擾。而一般情緒問題表徵包括容易疲憊緊張、長期失眠、思想負面煩躁和無法集中精神等。心晴行動慈善基金執行委員會副主席李偉成表示,求助數字增加,並非港人情緒問題加劇,反而是情緒病逐漸廣泛認知所致。他強調,男性求助比例雖相對較少,但不能排除同樣有機會受情緒困擾,故男女都不容忽視管理情緒健康。
子女升初中 母瀕高危期
精神科專科醫生張力智則說,數字可能反映男性思想較保守,認為自己可以處理壓力,故不會主動求助,但據臨牀經驗,有情緒問題個案男女比例則是相若。他又指,女性照顧子女小學至初中階段時,亦屬有情緒問題的「高危期」。
張力智指,近年二十至三十歲的青年求助個案明顯有上升趨勢,他認為部分「八、九十後」沒有傳統思維包袱,更願意主動求助,但同時反映新一代心理質素不足,或長期受父母呵護備至,引致未能即時適應社會,面對工時長、工作不如意便不懂處理壓力。他說,不同年齡階段便需面對不同壓力,如青年受學業或父母管教感壓力、成年則受工作事業困擾,步入中年及老年,或會有「空巢綜合症」,面對子女留學或離家,帶來孤單的負面情緒和造成壓力。因此,他建議多個減壓方法,如工作與生活取平衡,避免工時過長、吃一頓好飯,與家人和親友保持和諧關係,避免關係疏離,面對壓力缺乏支援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