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8月24日 星期三

學者揭針灸原理 聲波刺激細胞鎮痛

2011年8月24日 上午1:47公開累計瀏覽次數 17

【明報專訊】針灸一直是中醫重要的醫療技術,但由於缺乏科學論證,未被西醫廣泛採用。多名學者首對針灸以科學探究,揭示針灸內在穴位肌肉內產生的橫切聲波,會刺激細胞內的鈣,發揮止痛的功用,未來會可研究利用聲波物理理論,進一步加強針灸療效。

研究團隊包括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電子工程系前系主任楊雄哲教授、港大醫學院前院長林兆鑫和李耕博士,研究以小老鼠、大白兔等小動物,以及30多名學生作人體肌肉試驗。研究人員先用針灸法,將針刺入人體小腿肌肉,再將刺針旋轉和上下移動,其間研究人員用磁力共振方式,量度針灸所產生的聲波傳送活動。

不刺穴位 效用減半

結果發現,刺針震動所形成的橫切聲波,通過肌肉組織傳遞至身體各處,啓動了細胞內離子流及「鈣震盪」,刺激細胞內的鈣。如果針在穴位,其形成的橫切聲波會更強,亦可以刺激更多細胞內的鈣。由於鈣在體內可發揮止痛的效用,所以能解釋針灸能止痛。

有科學根據 西醫可用

楊雄哲稱,在人體小腿上光明穴的針震動實驗結果顯示,橫切聲波的傳達範圍可達6至8厘米,但在離開穴位約1厘米施針,橫切聲波的傳遞範圍只得一半,僅達3至4厘米,反映準確在穴位施針的重要性。

另外,實驗顯示針震動所引致的橫切聲波,持續時間可達1.5小時。楊表示,此兩項結果證明傳統認為針灸是刺激神經的學說並不準確。楊又指出,日後可循聲波理論的方向研究針灸,例如共振,以及由於針灸的止痛作用有科學根據,西醫可以用於病人上,減少依賴藥物止痛。

林兆鑫相信,是次研究可推動中醫國際化,強調「我唔理中醫定西醫,醫好人就係醫學」,但他又指﹕「如果有基本科學,就可以中醫國際化。」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