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年9月2日 下午11:03累計瀏覽次數 1
(星島日報報道)陽光普照的日子,不少人都會作戶外活動,但如果缺乏足夠防曬,便會掉入視力和皮膚受損的雙重陷阱。專家指,因紫外線難以目視,故即使無陽光耀眼的感覺,紫外線對雙眼和肌膚的侵害仍然存在。
文:Chris 部分圖片:星島圖片庫
紫外線無處不在
養和醫院 眼科醫生郭坤豪(上圖)表示,陽光是否猛烈,與紫外線強弱無關。因紫外線的波長較短,肉眼難以察覺,必須使用特定的儀器才可檢測得到,而且紫外線除存在於陽光外,部分家用的強力光管或射燈,都可能含有紫外線。另如因黃疸問題或美容因素而需要曬紫外光燈,亦應做足防護措施,戴上護目鏡,避免大量紫外線進入眼球。
傷害可分快慢
郭醫生解釋,紫外線對眼睛的傷害,分即時性和長期性兩種。如雙眼短時間內接觸大量紫外線,眼睛表面的角膜表層,可被輕微灼傷、發炎,造成急性角膜炎。患者會有視力短暫受損、劇痛、眼紅、畏光及流眼水徵狀。「這情況一般常見於滑雪、水上運動愛好者、燒焊工人和實驗室人員身上,如以眼藥水配合口服藥物,多可於數周內康復。」郭稱。
雙眼如長期攝入過量紫外線,產生的影響則更深遠,最明顯是增加患白內障 和視網膜黃斑點退化的機會。郭說:「白內障患者除年齡因素外,紫外線亦會刺激晶狀體變得混濁,故高原地區居民,患白內障比率也較平地居民高。」視網膜黃斑點退化,近年更已成為港人視力受損主因之一。黃斑點位於視網膜的後部正中位置,為感光神經細胞最密集處,如長期被紫外線照射,可刺激該區出現病變,令細胞減少,引致視力中央處,出現視物變形甚至盲區。
對比起白內障,視網膜黃斑點退化更難處理,部分患者可按病情注射藥物或以激光施術,大部分患者如能及早確診,治療可有明顯改善。
太陽眼鏡勝打傘
郭醫生又指,不少人為防紫外線,會於外出時打傘,但原來此舉對保護雙眼幫助不大。因大部分紫外線,均可經地面反射入眼內,唯有戴上全罩式的太陽眼鏡,才能完全防止紫外線反射入眼球。選擇太陽眼鏡時,顏色深度影響不大,一般鏡面上如貼有合規格的UV400標誌,已表示可預防波長290至320的UVB和波長320至400的UVA。除了白化病患者外,大部分人士,無論年齡性別,紫外線對其視力的傷害其實都是「一視同仁」的。
積累受損可成癌
養和醫院整形外科中心主任金永強(右圖)醫生解釋,紫外線中的UVB,能灼傷皮膚表面,令其出現紅腫、疼痛等曬傷徵狀,而UVA更會深入皮膚的深層組織和膠原層,增加皮膚老化、鬆弛、出現色斑,甚至形成色素瘤、皮膚癌 的風險。一般的曬傷雖多只傷及皮膚表層,屬皮膚一級或淺層二級受損,經治理後,皮膚表面上已告痊瘉,但其實每次吸入紫外線,都會對皮膚質素產生累積性的永久損害,提早加速老化和增加患上皮膚癌的風險。故部分人任由皮膚反覆曬太陽,以為過後可自行痊瘉,卻不知已種下日後皮膚問題的危機。
抗氧化早防為上
保護肌膚,除於外露皮膚塗防曬霜,並每三至四小時補塗外,金醫生亦建議可於皮膚上塗含維他命C或E的抗氧化劑。由於紫外線可加速皮膚產生游離機體,破壞皮膚組織。外塗含維他命C或E用品,有助減少皮膚氧化,亦較口服方式更能直接被皮膚吸收。注意須選擇濃度達5%以上的產品,或由醫生推薦,以達更佳效果。
醫學上將人種膚色分為六類,第一、二類為白種人,他們雖不易曬黑,卻更易被曬傷和出現皮膚鬆弛、老化,亦有較大機會患上皮膚癌;黑人為第六類,需要較長時間才會被曬傷,中國人則屬中間的第四類。「但不論哪類人種,建議十歲開始即應注意皮膚護理,有助確保將來的皮膚健康。」金強調。
■出現水泡、脫皮,已為皮膚淺層二級受傷警號。
■如以單眼觀看「阿姆斯勒方格」時,看到方格出現曲線或空缺,即應求診作詳細檢查。
■戶外工作應盡量避開中午十二時至下午三時陽光猛烈的高危時段,需要時應戴上護目鏡。
■戴太陽眼鏡較用雨傘,更能防禦紫外線入侵雙眼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