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5月21日 星期一

誤混服薄血藥中藥 政協中風臥牀逾月

2012年5月21日 上午10:42公開累計瀏覽次數 176


【明報專訊】心房顫動患者會因心臟跳動不規律而形成血塊,血塊一旦阻塞腦血管可致缺血性中風,部分患者需服用薄血藥控制病情。不過,薄血藥「華法林」與多種食材如莧菜、龍井茶、大量蒜頭等相冲,病人不注意飲食可影響藥效。有心臟科醫生透露,一名60多歲正服用華法林的政協委員,因為誤服中藥令華法林失效不幸中風,至今卧牀個多月仍未恢復活動能力。
患心房顫動百中一人
心房顫動是本港常見的心律不整疾病,每100人便有1人患病,患者出現缺血性中風風險較常人高出7倍,高危病人需長期服用薄血藥減低中風風險。衛生署認可的薄血藥有4種,包括華法林、達比加群酯、阿士匹靈及氯吡多。
中大藥劑學院去年2至4月在威爾斯親王醫院訪問70名患心房顫動患者。調查發現,有半數受訪者不認識心房顫動的病徵,七成半不清楚心房顫動的高危因素,只有三成人知道服用華法林時須留意維他命K的攝取量。
須留意維他命K攝取量
心臟科專科醫生馮永康說,華法林易與多種含有維他命K的食材相冲,病人平日打邊爐、飲用中藥都會容易影響藥效,因此病人須定期抽血檢查凝血指數(INR)及更改藥物劑量以控制病情,但每年平均有2%至3%服用華法林的病人會出血,當中1%人為嚴重出血
他又引述研究指出,華法林和達比加群酯在減低中風風險的療效上相若,但服用達比加群酯的病人毋須戒口。不過該藥卻不適合植入機械性心瓣、腎功能有問題等病人,病人亦需自費購藥,藥費每個月高達1000元。
服華法林1%嚴重出血
心臟科專科醫生黃品立透露,他有一名患有心房顫動需長期服用華法林的政協委員病人,最近於外遊期間着涼,自行服中藥治病,結果INR由2.8降低至1.2(INR安全水平為2至3),最後中風,四分之一的腦部組織壞死,卧牀至今個多月,腳部仍不能動。

2012年5月12日 星期六

女童患「易鯁死」怪病 一粒士多啤梨吃4分鐘

2012年5月12日 上午12:11公開累計瀏覽次數 10


【明報專訊】「小心,食咁快鯁死你呀!」我們往往認為媽媽的叮囑是囉唆,但對患有怪病的3歲英國女孩米莉來說,如果不仔細咀嚼食物,真的會鯁死,所以她即使吃一粒士多啤梨,也要花上4分鐘。
米莉(Milly)患上「食道閉鎖」(OA),食道頂端長有垂肉,令部分本應流入食道的食物會進入氣管流入肺部,容易在進食時鯁到。米莉已接受過多次手術,但現在仍要學習慢慢咀嚼進食,幸運的話一周可能只會鯁到一次,但如果那周倒霉,就隨時會鯁上廿次。
患食道閉鎖 一周鯁喉廿次
她的母親凱莉(Kaylee)說:「對米莉來說,咀嚼關乎生死。如果她給鯁到了,她會咳嗽和變得驚慌。因此我們會逗她『嚼、嚼、嚼』,令她形成咀嚼習慣。」米莉現在被鼓勵吃容易吞吃的朱古力,但蘿蔔、芒果、蜜瓜、飯或其他油滑的食物都不能吃,因為萬一她被這些食物鯁到,將很難在喉嚨中抓出來。

2012年5月6日 星期日

食物跌地3秒 火腿可吃 意粉不宜

2012年5月6日 下午12:23公開累計瀏覽次數 35

水分高食物沾地細菌增
英國曼徹斯特都會大學食品科學系的研究員,挑選5種常見而水分含量不一的食物,包括果醬麵包、煮熟了的意粉、火腿、餅乾和水果乾,分別將樣本掉在家居的地板上3秒、5秒及10秒後撿起來,再測試樣本的含菌量。研究員發現,火腿及果醬麵包只有極微量細菌生長;意粉和水果乾則出現小量可引起肺炎、尿道炎、敗血症等疾病的克雷白氏桿菌(klebsiella),意粉上的酵母菌數量更會因着地時間延長而增加,沾地的水果乾上更有無數酵母菌生長。
高鹽高糖助抑細菌滋生
至於餅乾掉在地上3秒、5秒及10秒後,均沒有任何微生物滋長的迹象。
研究員指出,火腿含有大量鹽分及防腐用的硝酸鹽,果醬麵包則有大量糖分,這些條件都不利於微生物生存,即使有害細菌附在其表面也難以存活,因此食用曾短暫掉在地上的高鹽高糖加工食品,健康風險相對不大;餅乾的水分含量低,因此吸附細菌以至讓細菌生長繁殖的機會低,掉在地上後拾起來進食亦算安全;但水分較多的食物掉在地上後受細菌感染的風險大增,不吃為妙。

2012年5月3日 星期四

亂服中藥十月嬰肝衰竭

2012年5月3日 上午10:17公開累計瀏覽次數 45


2012-05-03

不少人認為中藥有補身作用,會自行到藥材店「執藥」補身,有醫生提醒,錯誤服用中藥,或會傷肝,而本身患有乙型肝炎的病人,即使只服用低劑量的中藥,亦可引發急性肝炎,嚴重者更會致死,也曾有十個月嬰兒因而患上肝衰竭,病人服用中藥前,宜先詢問醫生意見。

曾有五十二歲的乙型肝炎帶菌者,有定期做身體檢查,一向沒有病徵,後來出現小便呈茶色及面黃的情況,相信親戚意見到藥材店執藥,飲用了四星期的「小柴胡湯」,後來得了急性乙型肝炎。小柴胡湯一般可治理感冒徵狀,亦有安胎、治療女性月經症狀之用。

何首烏可加劇乙肝


據醫管局毒藥資料中心數據顯示,○八至○九年間共有一百九十一人飲用中藥後引起肝損傷,其中二十二人慢性肝受損,八人需要肝臟移植,二十四人死亡,曾有十個月嬰兒因而患上肝衰竭。腸胃肝臟科專科醫生周泰年(見圖)指,部份藥材如菊三七、千里光、麻黃、和「小柴胡湯」中的黃芩,都是常見引致肝中毒的藥材,另何首烏、川楝子、黃藥子等,都可能激發免疫系統,但同時令乙肝病毒變得活躍,建議服藥前詢問醫生意見,乙肝病人應按醫生指示定期驗血及做肝功能檢測,並按指示使用抗病毒藥控制病情。